@爆米花
2年前 提问
1个回答

帧中继的特点有哪些

上官雨宝
2年前

帧中继的特点:

  • 用于传送数据业务,要求传输速率高,信息传输的突发性大,各类LAN通信规程的包容性好。

  • 帧中继采用虚电路技术,只有当用户准备好数据时才把所需的带宽分配给指定的虚电路,而且带宽在网络中是按照每一分组以动态方式进行分配的,因而适合于突发性业务的使用。传输链路是逻辑连接,而不是物理连接,在一个物理连接上可以复用多个逻辑连接,可以实现带宽的复用和动态分配。

  • 简化了X.25的第3层协议,帧中继只使用了物理层和链路层的一部分来执行它的交换功能;利用用户信息和控制信令分离的 D 信道连接实施以帧为单位的信息传送,简化了中间节点的处理。帧中继采用了可靠的LAPD协议(LAPD是ISDN的D信道链路层的协议),将流量控制、纠错功能留给智能终端去完成,从而大大简化了处理过程,提高了效率。

  • 在链路层完成统计复用、透明传输和错误监测(不重复传输)。

  • 用户传输速率一般为64kbit/s~2Mbit/s,根据用户需要,有的速率可为9.6kbit/s。较高为8~10Mbit/s,以后将达到34~45Mbit/s。

  • 交换单元(帧)的信息长度比分组交换长,达到1 024~4 096字节/帧,预约的最大帧长度至少要达到1 600字节/帧。因而其吞吐量非常高,其所提供的速率大于2.048Mbit/s。

  • 有合理管理带宽的机制,用户除实现预约带宽外还允许突发数据预定的带宽。提供一套合理的带宽管理和防止拥塞的机制,用户有效地利用预约的带宽,即承诺的信息速率(CIR),还允许用户的突发数据占用未预定的带宽,以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。

  • 帧中继使用统计复用技术(即按需分配宽带),向用户提供共享的网络资源,每一条线路和网络端口都可以由多个终点按信息流共享,大大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。

  • 与分组交换一样,采用面向连接的交换形式,可提供SVC(交换虚电路)业务和PVC (永久虚电路)业务。